自5月2日起,美国取消了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从中国销往美国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现在需要缴纳其价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这一政策变化促使一些美国人选择“打飞的”来华购物,“ChinaShopping”一词也在美国流行起来。
这场跨国购物潮的导火索,是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4月起对中国商品实施的加征关税政策。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商品综合税率最高达245%,导致国内物价平均上涨2.3%,普通家庭年均消费损失约3800美元。
在纽约布鲁克林经营咖啡馆的艾米丽算了一笔账,她常用的中国产咖啡机若从美国进口,价格将暴涨40%;而搭乘直飞航班前往中国深圳采购,不仅可享受700美元的本土售价,还能通过离境退税政策返还11%的税款。“算上往返机票和住宿费,这次采购让我省了超过2000美元。”
科技产品成为美国游客的“硬通货”。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美国博主杰克·威尔逊用镜头记录下疯狂的抢购场景:华为Mate系列手机柜台前挤满外国面孔,原价700美元的旗舰机型在退税后比美国税前价低30%。他展示的购物清单中,还包含售价仅为美国三分之一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带翻译功能的AI耳机等“中国智造”产品。杰克在视频中感叹:“关税政策让美国人成了最称职的‘人肉代购’。”
此外,中国推出的免签、退税、移动支付“三件套”,也为这场购物热潮提供了政策支撑。自2024年12月起,中国将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新增21个口岸覆盖北京、上海、广州等核心城市。移动支付的普及也让外国游客体验到“无现金中国”的便利。
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作者:suxiaos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sheji.top/2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