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某被实名举报事件持续发酵,举报信中提到肖某出轨对象董某某,因其通过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试点班取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受教育经历,引发公众对这一培养模式的广泛讨论。
“4+4”指的是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医学教育。这一模式是北美培养医学生的主要模式,我国早在2002年,就有高校进行“4+4”培养模式探索,2018年,协和医学院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协和“4+4”招生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也较高,需通过英语CET6级或相当水平的英语能力考试,须通过笔试+多站式考试+专家面试的复试,以及复试前不小于40小时医院、诊所等医疗单位的志愿服务经验。
协和医学院推出“4+4”试点班,意在打破此前医学教育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培养兼具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然而,此次事件让这一培养模式陷入争议漩涡。有网友质疑“4+4”对于那些学了8年甚至更久的专业医学生不公平,还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问题。也有网友表示,不要因为一个人去否定协和“4+4”,它曾是像自己这种真正想当医生的人的救命稻草。
从实际数据来看,现有研究显示,“4+4”培养模式下学生的学科成绩与传统八年制模式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临床能力和科研产出略低于传统八年制学生。这可能与学制年限有关,“4+4”学生在校时间几乎全部用于临床学习和实践,导致科研训练时间不足。
专家认为,不应将个别事件与规培生制度挂钩,涉事医师董某被协和“4+4”录取符合招生规则,不应利用个别负面事件否定“4+4”制度。对于公众关注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改革的培养单位,应以更公开、全面的说明回应公众的关切。协和“4+4”培养的究竟是天才还是关系户,还需时间和更多的实践来检验。
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作者:suxiaos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sheji.top/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