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科协针对“辅助驾驶等于自动驾驶”这一错误认知进行辟谣,提醒广大驾驶员切勿陷入这一危险误区。
随着科技进步,汽车驾驶越来越智能化,“辅助驾驶”功能逐渐普及。但很多驾驶员对相关概念了解不深,误将“辅助驾驶”当成“自动驾驶”,认为开启该功能后车就能自己开,人可以放手不管,实则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此前有多起相关事故发生。2025年3月16日17时许,方某在武深高速行驶,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分心,车辆方向偏移时慌忙接管操作不当,致车辆冲向右侧山体侧翻;2024年10月6日,朱某驾驶小车在福银高速施工路段,因全程依赖“辅助驾驶”,系统未识别布控区,车辆径直冲进,车头严重受损。
依据智能汽车行业规范标准及科学研究报告,“辅助驾驶”“无人驾驶”都属于“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分为L0 – L5共六个级别,L1和L2等级属于辅助驾驶,L4和L5等级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都好于L2级,只能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不能完全自动驾驶。
过度依赖“辅助驾驶”存在诸多风险,如限制应变能力、使驾驶员过分依赖系统导致技能和反应能力下降、存在系统故障风险、不适用于复杂路况以及易让驾驶员分心等。
北京科协强调,辅助驾驶关键在“辅助”,生命安全还得靠“自主”。驾驶员在使用辅助驾驶功能时,要时刻注意观察路面情况,全程保证对车辆的操控,不要盲目信任和过度依赖,把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作者:suxiaos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sheji.top/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