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就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拟将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的43个港口出售给美国财团一事发出五问,这一犀利的质问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深刻思考。
《大公报》的五问直击此次交易的要害。首先质问为何轻易将战略资产转让美国。巴拿马运河作为全球重要的海运咽喉要道,承担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中国21%的商船货运依赖于此,年过路费超百亿元。美国长期觊觎运河控制权,此时李嘉诚出售港口,无异于将战略资产拱手让给美方。
其次,质疑表面的商业行为背后是否暗藏政治算计。交易宣布前,美国政客多次扬言“夺回运河控制权”,国务卿卢比奥更直奔巴拿马施压,时间点的“巧合”令人怀疑美方是否通过资本运作实现政治目标。
再者,关注交易是否考量了国家民族利益。中国是巴拿马运河第二大用户,美方若通过港口运营权监控中国货船、抬高通行费甚至限制通行,将直接威胁中国供应链安全,也可能使中企多年在“一带一路”的布局遭美国蚕食。
同时,担心这样的选择是否在“助纣为虐”。美方长期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企海外布局,此次交易或成为美方遏制中国的“模板”,进一步压缩中企全球化空间。
最后,《大公报》强调伟大企业家应以国家利益为先,拷问在大是大非面前,企业家应如何取舍。回顾历史,霍英东、包玉刚、张謇、马万祺等爱国企业家皆以国家利益为重,在不同时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与李嘉诚此次的“撤退”形成了强烈反差。
此次《大公报》的五问,不仅仅是对这一交易本身的质疑,更引发了人们对于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深入思考。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企业家如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国家使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作者:suxiaos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sheji.top/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