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中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如今,“坐着邮轮来中国”已成为全球旅游新风尚。
2025年5月,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来今年首次“四船同靠”盛况,爱达·魔都号、海洋光谱号等四艘国际邮轮齐聚,单日出入境旅客近3万人次,创下三年新高。这不仅是中国邮轮经济复苏的缩影,更体现出“坐着邮轮来中国”的火热。
过去一年,中国邮轮口岸繁忙程度远超预期。截至2025年5月,上海浦江边检站累计查验出入境邮轮580余艘次,旅客超226万人次,单日峰值突破3万人次;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出入境邮轮数量同比增长67%,旅客量增长93%。深圳边检总站截至5月15日查验邮轮46艘次,出入境人员达12.1万人次,同比增长287%;青岛邮轮母港2025年预计接待邮轮40个航次以上,较2024年翻番;4月23日,“爱达地中海号”“蓝梦之歌号”双轮同靠厦门,当天查验经邮轮出入境旅客超7000人次。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免签政策带来的“通关革命”。手续上,外籍旅客免填入境卡、免采指纹、免盖章,人均通关时间从2分钟缩短至3 – 5秒,甚至实现“靠港即下”;区域上,活动范围从沿海扩展至北京,游客可深度游览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形成“邮轮 + 岸上游”的复合体验模式。政策红利也直接转化为文旅消费热潮,天津邮轮母港周边餐厅营业额涨幅超30%,入境游客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上海推出16条定制化“一日游”线路,让外国游客感受都市魅力。
免签政策不仅带来客流,更催生了文化体验的深度融合。在山东青岛,韩国游客将“喝现打青岛啤酒”列为必打卡项目;景德镇为国际游客推出非遗陶瓷制作体验;天津用武术、中医药等特色项目吸引40多个境外团组。2024年免签入境外国人超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2.3%,过境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后,适用口岸增至60个,“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国际社交平台的热词,韩国游客带动上海外籍免签入境人数达167万人次,是2023年的4.7倍。
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部分老年游客面临电子支付障碍,需依赖现金交易;节假日客流高峰导致景区拥堵;多次护照查验影响短途游客体验。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更多国际邮轮公司将中国纳入航线网络,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邮轮旅游市场。相关部门还将推出“邮轮 + ”深度游产品,让外国游客不仅能“路过”中国,更能“读懂”中国。
导出文章图片原创文章,作者:suxiaosu,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sheji.top/13030.html